查看原文
其他

4个月婴儿变“大头娃娃”:为了养孩子,我们还要被坑几次?

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Vista看天下 Author 叶橙子





来源 | Vista看天下

ID | vistaweek



微博博主@老爸评测-魏老爸发布视频,称有家长从市面上购买了含有激素的婴儿霜,导致孩子出现“大头娃娃”现象,引起轩然大波。

随后,厂家曾回应称自家产品没问题,怀疑博主与家长进行炒作。

日前,福建漳州卫健委回应,已责令涉事企业召回涉事产品,暂停生产并通知经销商对所有涉事产品下架。

事件发酵至此,似乎一切已经步入正常的依法处理轨道,大家只需要等一个结果、一个交代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,婴儿霜的售卖来源母婴店,或许是藏在诸多婴儿产品质量新闻背后的乱象。



母婴店免不了“老毛病”


在大众印象里,母婴店无非是“只卖母婴用品的超市”,大家自主挑选。

可实际上,如今在不少四五线小城市遍地开花的母婴店,早埋下了“加盟推销”模式下的旧疾。

母婴店模式诞生之初,就十分混乱。

大多数开店者要么纯靠个人开店,就像开一家小卖部,进货渠道都得靠个人去找。

要么靠当下俨然成为投资风口的“加盟母婴店”,但它并没有大众想象中规范。

加盟模式要么“三不管”,只是提供开店、选址、进货等流程上的指导;要么归属于某个品牌,更侧重自家产品的推销。



这藏着一个常见的隐患:

一是开店者不具备营养学、医学等专业知识,可能会错误推荐产品。

大家吐槽已久的“药店推销员忽悠客户”,也是这个道理。

二是会出于商业利益,过分推销夸大自家品牌或提成更高的产品。



譬如母婴店流传的行话“通货”,指的是那些大众品牌的奶粉,常有网友吐槽店员贬低大品牌的奶粉、推荐自己的牌子。

这看起来,似乎只是不太光彩的推销套路。

可一旦遇上万分之一的意外,对消费者来说则变成了灭顶之灾。



2020年5月,湖南郴州的爱婴坊母婴店被曝光了一起“假奶粉”事件。

一款固体饮料被忽悠成“氨基酸奶粉”卖给了家长,导致孩子因缺乏微量元素、出现发育迟缓、皮肤病、佝偻病等症状。

母婴店人员一直强调这是一种“特殊奶粉”,并承认卖它提成更高。



此前,当家长质疑为何产品上写着“蛋白固体饮料”时,母婴店人员说“这是牛奶的另一个简称”。



这一新闻里,错误推荐与商业推销两项隐患同时出现。

家长原本是要为过敏体质的孩子购买“氨基酸奶粉”,店员既不了解这种奶粉的特殊效用与错误推荐可能引发过敏的后果,又急于卖出提成更高的产品。

而在前天曝光的事件中,博主团队的工作人员在一家母婴店试图购买其他品牌的婴儿霜时,店员说:

“我家卖这一款就够了,慕名而来的太多了。”



毫无章法的推销套路,成了诱发婴儿健康事件的直接因素。

带着私心、夸大忽悠的推销模式在哪个行业都不少见,加盟品质层次不齐的现象同样不限于母婴店。

只不过,喝到一杯不太好喝的奶茶、买下上百一盒但功效和普通感冒药没差的药,这些被坑的小事不至于酿成大祸,大多数人也不会放在心上。

母婴店的特殊性,让这些日常小坑暗含的危险增大。


“你到底要卖啥?”


不少城市的母婴店都会打出“应有尽有”的宣传语,试图打造“育儿一体站”的形象。

这顺应着国内日渐兴起的育儿焦虑:年轻家长们认为老一辈的粗放式育儿已经过失,希望追求更科学、更全面的育儿方法。

同时又苦于精力有限、知识有限,难以了解完全。

看起来全能的母婴店的确便利,但也带来了经营主体资格混乱的现状。

有的仅经营日常用品,有的则开设游泳、早教等附加项目,涉及多个行政审批和领域,监管起来尤为复杂。

2018年福建泉州发生“母婴店内婴儿游泳溺水”事件,店内悬挂着工商营业执照、食品经营许可证以及三个服务员的高级育婴师证。



但工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内并没有包括婴儿游泳的相关项目,属于无资质营业。

同时,店里的“育婴师”资格认证混乱,有的由当地卫计部门或委托机构颁发,有的则由公司或培训机构颁发,没有统一的权威机构监管。

资质不全的信息,普通人难以甄别;

而母婴店的特殊定位,却又让很多人误以为“足够专业”。



江西丰城市去年6月在政府官网上公布了一次整治母婴店乱象的信息,最后责令20余户经营主体进行整改。

除去1家销售过期婴儿奶粉,更普遍的问题是食品、固体饮料与婴幼儿配方乳粉混放销售。

同样是2020年6月,安徽省开出了首张特殊食品与普通食品混放违法行为的罚单。



这张罚单的主角,是“爱他美”婴儿奶粉与“荷兰双牛TwoCows”全脂高钙奶粉混放销售。

乍一看两者都是“奶粉”,可区别是前者才是正经的婴幼儿配方乳粉,后者只能算得上普通食品。

倘若家长误买了后者,只达到“普通食品”标准的“奶粉”,无法为婴儿提供必需的元素,可能导致发育迟缓、佝偻病等严重问题。



不仅是奶粉,婴幼儿辅食也是重灾区之一,因为辅食标准中还欠缺“零食”之类的类别,不少产品无标可依、或有意逃避监管。

自媒体公众食谈曾在2017年走访了北京市内的三家母婴店,发现一款名为皇室乐儿宝的酱油,钠的营养素参考值达到了402%。

而从营养学的婴幼儿喂养建议看,2岁以下的孩子应尽量少用调味料。



另一款名为“猪肉酥肉松粉”的产品,虽然销售员声称适合6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使用,这款产品的执行标准是SB/T10281,即国内贸易中关于肉松产品通用的行业标准。

它没有年龄限制,更不是针对婴幼儿辅食的生产标准。此外,这一标准在2017年4月已经废除。

这些信息若非专业人士甄别,普通父母几乎防不胜防。


关心则乱


曾有网友吐槽母婴店店员的推销手段,完全是“我卖啥,你家娃就缺啥”。

手上起皮了说是缺锌;孩子不胖,大概率会被夸张为太瘦,母乳喂养说是“6个月后母乳就没营养”,奶粉喂养就说“你的奶粉营养不够,试试我们的牛初乳、乳铁蛋白……”



第一次当爸妈的新手夫妻很容易在无数“专业术语”的围攻下乱了心神。

这时候再加上一句“都是为了孩子”,新手爸妈们的钱包岌岌可危。

不少人会抱着“哪怕这是智商税、没啥用,也不愿让孩子吃亏”,又或是“缺这缺那,不能等”的心理多花点钱,可令人痛心的是,一些产品用了甚至有害。



母婴店乱象其实从三四年前就有零散报道,但却屡禁不止。

一方面是经验主体混乱、监管困难,另一方面是母婴店模式不仅的确提供了便利,也踩准了人性的弱点。

一个少被讨论的现象是,母婴店扩张最快、最受欢迎的地域不是大城市,而是四五线或是更偏远的小城市。

在不少母婴店乱象的报道下,总有人不解地质问当事人父母“为什么不查一查食品标准”“为什么不上网购买”“为什么要不买大牌子、要买母婴店里的小品牌”。

答案其实很简单,也很现实心酸——能力有限。


作为“老互联网人”的网友们或许很容易忽略这样一个事实:

中国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搜索工具、筛选真实有效信息的人,是少数。

哪怕曾试图上网搜索、辨认购买的婴幼儿产品好不好,被广告营销、虚假宣传大量污染的信息源也很容易糊弄过去。

于是网络购买,对他们来说是难以信任的渠道。

事实上,电商平台上同样存在不少混淆功能甚至存在问题的产品。

2019年曾集中曝光一批含激素的宝宝霜,部分销量甚至超过10万。



只能说,婴幼儿产品的“擦边球”乱象是整个行业始终在竭力改善的问题,母婴店只是乱象缩影之一。

至于“为什么要买小品牌”,除却不良店家的哄骗,另一个现实原因是资金不足。

看多了电视剧与网络博主的光鲜亮丽,或许很多人都会把奶粉几箱几箱地买视为当代育儿常态。

事实上,品质优秀的大品牌奶粉价格对小城市与偏远城市的一些家庭来说,可以称得上“奢侈品”。



前文中被骗、在母婴店买了固体饮料“奶粉”的家庭,孩子母亲在采访中透露,自己的工资仅为2000元。

而市面上的大品牌氨基酸奶粉,单一罐的价格就在三四百元左右。

其实就像疫情期间的“散装卫生巾”事件,有人会疑惑“这么廉价的卫生巾不担心安全问题吗?”,也有人无奈地回答:

“我有难处。”



购买便宜点的小牌子婴幼儿产品,绝对不是应当道德指责的事,质量过关当然没问题。

一家资质齐全有保障的母婴店,其模式本身一定会为不少父母带来巨大便利。

更重要的,或许是推动母婴市场监管的继续细化,与建立更为严格的准入门槛。

别让快速扩张的母婴店,走向了母婴坑。

点【在看】,孩子不该成为牟利工具。

封面源自电影《亲爱的》剧照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
内容已获Vista看天下(ID:vistaweek)授权,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快扫码下图二维码关注Vista看天下,保证每天都有点儿东西。


点击下图,阅读更多推文

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

点在看

愿孩子远离问题产品

健康成长

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